当前位置: 主页 > 聚焦热点 >

考勤管理的常见病,简直不能忍!(4)


时间:2015-02-06 12:4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考勤记录疏于保管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与考勤记录相关的旷工争议、加班费争议往往存在仲裁时效限制。但时效限制的背后,却要求用人单位务必要保管相关的管理文件,考勤记录便是其中之一。

举例来说,员工主张离职前5年的加班费,那么对争议发生前2年的考勤记录,用人单位负有举证义务。若劳动者能举证证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考勤记录,则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该劳动者2年内的考勤记录,不能提供的将承担不利后果。有些用人单位以为离职员工已经不是公司的人了,所以对其过往的资料疏于保管,或销毁或遗弃,一旦涉诉,则往往面临举证不足的问题。那么,考勤记录应该保存多久呢?

对于主动离职、合同期满终止、与单位协商解除合同的离职员工,笔者建议最低保管期限为1年(自员工离职之日起计算),因该类员工发生劳动争议的概率较小。而对于单位单方辞退、被动离职的职工,笔者建议保管期限为2年。以上均需要保存该员工在职期间的所有考勤资料。

考勤规定与实际处理不一致

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否则所有的制度规定都将形同虚设,更不利于建立管理威信,更重要的是,还会制造各种诉讼风险,而企业的考勤管理规定与实际执行情况便是其中之一。

如,大多数企业对旷工行为都做出了相应的惩处规定,或扣减工资或给予书面警告等,有些单位一方面认定员工旷工,另一方面却正常发放工资,这就导致企业对该缺勤记录判断和实际处理发生偏差。如果员工主张休假且领导口头同意,则势必“旷工”难以认定。

又如,有些公司规定,员工请假需书面申请并经人力资源部批准,超过10天假期应当经总经理书面批准。但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却变成“请假口头化,审批口头化”,有些部门主管甚至代行人力资源部职权,直接批准员工请假。久而久之,请假手续和相关统计极为混乱,甚至造成薪资计算的差错,为劳动争议埋下伏笔。



上一篇:在公司里混日子的人,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下一篇:以心换心,领导管理员工,一定要有八颗“心”  
 相关文章 更多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付款方式合作推广合作伙伴教师合作网站地图网站声明友情链接 帮助中心
总部办公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百脑汇科技大厦1409室 咨询热线:022-58697302 58697142。
备案号-津ICP备09008346号-4
导游证报名 报考条件 考试内容 课程试听 就业实习 在线客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要啦免费统计